查看原文
其他

胡胡:一群"失神"的人,生活在一片叫"神州"的土地上

岐伯有道 2020-09-18

文·胡胡


前两天瑞典的客人来沪,说自己肚子坏了,连续几天拉稀,问我是否可以帮他弄点药。我说弄点药可以,不过刚好我现在学习中医,不妨试试中医的方法吧。他欣然同意。我按照《伤寒论》的理路问了他二十几个问题,帮他摸了脉,按了肚子。告诉他我会在第二天寄点中药冲剂给他,不过如果他能够适当走走路,出点汗,应该也会好的,保险起见,我还是会寄点药给他。 


次日晚上,我到他住的酒店,他说药刚刚收到,不过拉肚子的毛病已经好了。他听了我所建议的,昨天在外面走路逛街,出了些汗,晚上就不拉肚子了,药也不需要了。不过老外非常好奇,不明白拉肚子和出汗有什么关系。 


我解释说,传统的中医看待一个病症,不是单单看“症状”这个现象的,而是把人体当做一个整体,放在一个具体的时空和环境当中,分析人体的能量发生了怎样的失衡,找到问题的本质。比如,你拉肚子可能是因为你体内有“热”,属于过剩的能量,你坐了十个小时的飞机,到上海后马上入住酒店,飞机上和酒店里空调都很冷,你两天没有出汗,体内的热量无法排出,于是就通过腹泻的方式排热,这是人体自然的一种调节机制。我给你开的药是一种名叫“调胃承气汤”的古方,其实也是辅助你排出体内肠胃的积热。积热的产生与你这两天没有出汗也有关,你出了汗,积热排出,腹泻自然会止,所以也不必再吃药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下次拉稀依然适合吃这个药,因为这个药并不是“治拉稀”的,而是治你此时此刻身体的能量失衡的。 


老外表示惊讶,连说有趣,有意思,有道理,挺神奇......这样的医学太不可思议了。我说,中国古代的哲学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把人以及人的健康放在环境和天地宇宙当中来对待,不会单单盯着类似“拉肚子”这样的表面现象来看,所以不会用“止泻”这样的思维来治疗,而是“顺势而为”,帮助人体恢复自身的能量平衡。按照这样的思维,治疗并不一定用药,针灸、按摩、出汗甚至静坐等等方式,都可能是简单易行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老外表示令人难以置信。 


这位老外客人是我的国外客户之一,相识十几年了,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医的理念和疗效非常认同,他这几年来也一直在家乡接受中医的调理和治疗,我也一直建议他与身边的亲人朋友们少吃肉多吃素。每次见面,我都会与他们分享最近的心得与体会。还有澳洲、欧洲及美国的客户,每次见面,谈业务的时间往往不如我给他们上中医课的时间多。作为欧美人,他们对于中医及东方文化本来就有种神秘感和探求欲,并且思维简单,讲起来轻松,他们也很容易接受,并满怀热情地亲身体验。 

相反,倒是身边许多高学历、见识多的国内亲友对中医颇有微词、不屑一顾、斥为垃圾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认为西医是科学,中医是胡闹,骗子,有些人经医院多次治疗无效后,半信半疑地接受中医治疗,一旦出现自己预料之外的身体反应就马上认定中医给治坏了,坚决放弃并返回西医那里。让人颇为无奈。 


今天我就严厉批评了我的一位老家的小狐同学。


名如其人,小狐很聪明。 


事情是这样的:小狐同学发了荨麻疹,月有余,用了各种抗过敏药,效果不好,来向我咨询。我辩证后给了她中药调理的建议。过了几天,我发消息询问进展。她说,服药两天,刚没的例假又来了,觉得和服药有关,昨天就停药了,今天又起了风疙瘩,上午又服了抗过敏的西药...... 


我听完,当时就崩溃了。 


我和她解释,刚没的例假服药后又来,正说明药物启动了你的排病机制,身体在通过例假来清除体内的毒素。


当你预设了服药之后的种种反应,任何与你预期不吻合的反应都可能令你焦虑不安,容易误把正常的排病反应认为是身体的异常,进而怀疑医者的方案,自作主张改变治疗方法。反而会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使疾病更加难以疗愈。 


我知道,许多朋友吃了我开的药,稍有不适,或出现诸如拉肚子、犯困、呕吐等现象时,第一反应就是“遇上庸医了,药吃坏了,马上停止,还是得去正规医院”。为了照顾我的脸面,这些朋友还不好意思和我明说,而是悄悄停药,另寻高明。认定了我是个二把刀,以后也就不再会找我了。看到我再说中医好,再说中国传统文化好,内心不屑地“呵呵”的,也是他们,我清楚得很。当然,我才疏学浅,学得不好,医术不精,也是事实,所以在努力中。 


许多患者最大的问题不是疾患本身,而是自己对于疾患的无知、恐惧和焦虑,从而失去了起码的耐心与淡定,对自己身体的反应都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失去自我,失去对自我身心的觉知,才是许多疾病的根源和疾病绵延不愈的症结所在。 


接触的患者越多,我的无力感就越重。许多人越来越依赖医院、依赖仪器设备的检查数据,却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我的许多朋友,去医院检查,发现身体的各项检查指标均无异常,但自己感觉各种不好——头晕、乏力、失眠、焦虑。各种调理——补血、补气、补钙、补水、补维生素,越补越虚,越虚越怕,越怕越补。面对这样的朋友,我常常对他们说,你需要上课,先治治自己的心病,心病不治,身体好不了的。


中国的医学,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人的“精”、“炁”、“神”的,如琴、棋、书、画,无一不是着眼于此,以静养心,凝神练气。所以古人普遍比当代的人对于自己的身心有着更为敏锐的觉知和把握,有着更为平和的心态。“神与形俱”,身体的疾病便更容易疗愈。现代医学可能较多重在物质、有形层面的研究,对无形层面的“精、炁、神”,以及能量、势能方面比较忽视,因而也就不能全面反映生命的现实。 


我的那些国外的朋友和客户,他们相对更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感受,所以更容易接受中医,验证中医的疗效和神奇。相比而言,我身边的许多朋友,太聪明了,聪明到不再信任自己的觉知,而是跟着“专家”、“先进”跑,或许有点聪明过头了。 


有句古话,“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如今能领悟这句话的人已经很少,因为我们早已不再相信自己,不懂、不明白自己的“感”觉,认为那不可靠,转而外求了。 




【延伸阅读】


刘希彦·这年头补品真的不能吃吗?


后世中医评价一个人的身体不好,常会说你气虚血虚等情况,采取的对应方法也是补气补血,喜用黄芪当归阿胶虫草一类滋腻的药物,这些药物,身体虚弱的人,吃了之后,发现自己反而更烦躁与不舒服。这是为什么?


现在让我们用古中医的思路来看待问题,就会明白了。首先,我们看人体一定要看大循环,不可只看片面的状况,如果一个人气血虚了,首先受到影响的是自身循环,内部闭阻,气血到不了体表,这时进补更容易上火,如同向一个上下都没有通的灶中放柴,这样不仅燃不起火,反而烟会更大。如果能使上下贯通,正常燃烧的话,能量通畅,就会觉得有精力,而不是上火。人体本就是不断运行的能量场,跟灶炉的原理是相同的。


我们再看古经方中,很少见那些滋腻的药物,主要是麻黄桂枝厚朴白术这些建立人体循环的药,反而非常有效,效如桴鼓。真正的古中医是道家思想,主张顺势而为。所以我们对待人体,一定要先确保大循环通畅,只有大循环通畅了,其余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大循环如果都不通,还一直往人体内补气补血,只会造成更大的闭郁和邪火。


中医界有这样一句话,叫补能恋邪,意思是相对于正气来讲,补品反倒更容易助长邪气。很多人吃了一辈子补品,却缠上了一身的病,他们从未想过有些病反而是吃补品吃出来的。


有人问我,觉得自己吃了补品之后精神气力明显会好一些,是为什么呢?其实这种感受是将身体健康的状态与郁火导致的亢盛状态混淆了。郁火的亢盛,人虽然精力胃口见好,却烦躁抑郁,睡眠排泄也未必能好,各种指标未必能正常。我们刚才讲,如果大循环的问题没有解决,还一味进补,一定会造成邪火更甚,所以请诸位朋友准备食用补品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再三。


最好的补品,就是内心宽和,饮食节制,作息时间规律,保持适量运动。事实上最好的补品不过这几样。乾隆皇帝当年请百岁老人来讲长寿之道,老寿星说的就是这些。乾隆不悦,说这些陈词滥调三岁小孩都知道。寿星回答说,但八十岁的老翁未必做得到。现在不是做不到,现在是很多人总愿意相信补药。不要陷入贪生怕死的情绪,因为一味的“恋生”,乱吃补品和药物,反而会“害生”,造成疾病繁杂,甚至送了性命的都不鲜见。现在最普遍的心血管病,癌肿类病都是属于富养型疾病,每顿鱼肉吃着,还各种中药滋补,西药营养素,总觉得自己虚,总觉得自己缺少,这就已经陷入贪执之念了,这都要交给内脏去处理,内脏不胜负担,血液也沉积浑浊,运动又少,不生病可能吗?有时候觉得自己虚,不是真的虚,反而是血液粘稠运转不畅,内脏超负荷工作带来的消乏状态,越补会越糟糕。所以,“虚不受补”这个虚字也是要好好推敲的。


那么补品完全不能吃么?也不尽然,但是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情况。偏阴寒的,生姜桂皮花椒就是最好的补品,吃了阿胶燕窝银耳反而有害;偏阴虚阳亢的人,阿胶地黄枸杞都是可以适量吃的,热性的补品慎用;如果偏热性的体质和偏富养的状况,千万不要吃什么补品,节食吃素,减少能量摄入最好。还有,并不是昂贵的才是补品,昂贵只能说明稀少,说明种植不普遍,不普遍有时候说明用处不大。最有用的东西古人早就引入生活了,比如枣树,从前家家户户都种;比如生姜,引入了菜蔬。生姜大枣其实都是很好的补品,是健脾功能最强的东西,关键看怎么使用。


那么如何鉴定自己目前的身体是否可以进补呢?首先我们要明白自己身体的营养状况,平日就喜食肉的人,运动少的人,千万不要进补,因为此时你的身体已经属于营养富积状态了。如果不清楚自己身体的属性,分不清是阳虚亦或阴虚亦或其他情况,进补之后反倒会更容易助长邪气。而这些身体的属性,一般人是很难分清的,即便有经验的大夫也会有误判,所以在此还是建议大家,在不确切的情况下,还是不要盲目服用补品,不然给身体增加了更多的负担,反倒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觉明心苑、希言館


健脾强肾壮骨(补钙)中医方式补肾补钙

对疾病的态度,敌人还是朋友? - 中西医比较

中南海红墙御医胡维勤:中医手眼通天,西医不过是一门技术

对抗心力衰竭,中医也有良方妙计!

全息中医 | 偷走我们生命的是阴气

为什么现在台湾人基本不相信西医,每个人都在看中医?(薛仁明)

不依靠特效药,中医如何治疗白血病?

院校教育不符合中医发展规律,执业医师要文凭是错误的

中医在中国大陆可能会慢慢地逐渐走向消亡?看看这个加拿大人的说法

青蒿素有效成分不是中药?我们正在见证中医的消亡(张晓彤)

日本汉方遍地开花,10年后我们向日本人学中医?

从信息、能量、物质的角度来揭示生命奥秘,疾病与健康的本质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